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學習團

日  期: 2017年6月1日至29日*
人  數: 20
對  象: 中文及歷史學系本科學生
費  用: HK2,250(如同學未曾參加香港以外並為期四週的學習計劃,須付20%團費。)
約$5,530(如同學曾參加香港以外並為期四週的學習計劃,須付50%團費。)
隨團老師: 陳學然老師、范家偉老師、林學忠老師、黃海濤老師、金環老師
學習模式: 除在馬來西亞考察(檳城、金寶、吉隆坡、馬六甲)及與拉曼大學師生交流外,亦會教授CAH4148史學名著,學生可選擇修讀此科,亦可選擇以不計算學分形式上課。
甄選準則: 1) 學生未曾參加香港以外並為期四週的學習計劃。
2) 學生選擇修讀CAH4148史學名著。

*學生須在10/7 下午及14/7 下午在本校上課。

綜援計劃或經入息審查的助學金/貸款申請人可獲額外資助。如對資助有任何疑問,可向本校環球事務處(Global Services Office)查詢。

電話:3442 2054
電郵:cah@cityu.edu.hk

img

 

活動回顧

為配合城大“Global Experience for ALL”的發展方針,中文及歷史學系於2017年開展了嶄新的海外學習交流計劃,並於2017年6月1日至29日實現了第一團的三十天遊學之旅。此次遊學團的主題是「華人海路縱橫百年:近代中國發展與馬來西亞」,我們的合作夥伴是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的中華研究院與拉曼大學國際交流部。

馬來西亞與中國淵源甚深。中國歷史上華人很早就於馬來群島活動和定居。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大量華工到東南亞地區進行採礦、種植等工作和移居當地,同時亦對開發馬來亞半島作出了貢獻。是次學習團結合課堂教學、社區考察、在地體驗、文化交流等多個元素,讓同學深刻認識處於「一帶一路」的馬來西亞,考察傳統中國文化如何在馬來西亞傳播,並引導同學思考上世紀在英國殖民政府統治下,香港和馬來西亞在文化、教育等制度的發展異同,啟發他們擴闊思維,重新思考中國發展的巨大生命力。

是次學習團的內容非常豐富,行程主要圍繞五個範圍作深度探索:

  • 華人移民史文文化風俗、歷史遺產;
  • 近代中國變革與馬來西亞;
  • 近代華文文學發展;
  • 香港與馬來西亞;
  • 社區考察及在地文化交流

在陳學然老師、范家偉老師、林學忠老師、黃海濤老師和金環老師的指導,以及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副教授兼副院長黃文斌博士的安排和詳細講解下,同學遍遊檳城、金寶、吉隆坡、馬六甲等歷史名城,追尋華人移殖馬來西亞的歷史,訪尋華人文化足跡,了解華人對馬來西亞的發展進程的影響。

 

考察城市 學習主題 實地考察內容
檳城 馬華女性在地化歷程 娘惹博物館
南洋動植物認知 檳城國家公園
馬華精英的在地化歷史 華人大會堂、聖喬治教堂
早期華人活動尋蹤 市政廳、觀音亭、喬治城藝術街、龍山堂、孫中山檳城基地
檳城與中國近代史變革 孫中山博物館、藍屋
怡保 馬華基層生活考察 十八丁漁村、紅樹林保育森林
華馬信仰與舊街場風貌 怡保極樂岩洞、乘黃包車遊覽怡保舊城區、怡保火車站
金寶 (拉曼大學演講主題)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tion and Multiracial Culture in Kampar 瓜拉地邦觀音廟、石山脚新村、沙淥溪瀑布、也南新村
The History of Chinese New Villages 務邊天主堂、務邊古廟、務邊大水管、務邊舊城區
The History of British Malaya 極樂洞、清真寺 、印度神廟
The History of Tin Mining Industry 近打錫鑛工業 (沙泵)博物館、霹靂州華都牙也採錫船、金寶古廟、華都牙也舊城區
The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培元獨立中學
吉隆坡 馬來亞建國史與文化遺產 國家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城中城水族館
馬來亞政教一元探索 馬來西亞行政中心布城、粉紅水上清真寺、首相署外觀
馬六甲 馬六甲文化探索 馬六甲荷蘭廣場、馬六甲馬來皇朝博物館、乘船遊覽馬六甲古運河、沈慕羽紀念館、鄭和文化館, 馬六甲文化古董街

 

在此感謝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的熱情接待、安排演講和考察活動。在交流聚餐中,校方更邀請了前霹靂州金寶國會議員、霹靂華人礦務公會顧問丹斯里拿督丘思東(Tan Sri Hew See Tong)為同學分享金寶地區的歷史,令同學獲益良多。此後通過多個主題演講及交流會,同學亦與拉曼大學的師生作深度的交流。

在拉曼大學探訪期間,同學入住了該校的金寶校區。金寶地名的由來乃取自粤語諧音「錦寶」,華裔佔該地人口的90%,是馬來西亞霹靂州一個百年古鎮。居住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小區裏,同學除了體驗當地著名大學的學習氣氛外,也能通過考察華人村落、宗教建築、華人在當地的城市建設等,感受上世紀華人在馬來西亞的經歷和貢獻。

 

相集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