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總整研習講座系列報導(2022/23)

本系於二零二三年一、二月期間舉辦了四場總整研習講座。此講座系列專為修讀CAH5797及CAH5798總整研習的同學而設,同時也開放其中三場給本校師生出席。講座圓滿結束,以下是本系MACH同學對每場講座的扼要報導。

 

第一場:《蕭軍六記》及映後分享會

1月12日,本校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魏時煜博士在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未來電影工作室給MACH學生作了《蕭軍六記》映後分享會。影片每個章節巧妙運用四季隱喻蕭軍傳奇的一生,通過蕭軍真實的錄音、相關人物的訪談影像,輔以生動的插畫填補史料空缺的方式呈現出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與政治革命之聯繫。映後互動中,同學們提出了諸如「怎麼通過片中其他人物來凸顯蕭軍人物形象」、「影片內容鋪排有什麼巧思」等問題,魏導演都給出了針對性的回答,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準備這部電影時遇到的困難和收穫:怎樣剝離主觀色彩拍攝、疫情讓拍攝停滯但意外尋覓到更多有價值的錄音和影像資料。一部好電影的誕生離不開各方的通力合作,魏導演也對她的團隊表示感謝。分享會在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相信關注中國二十世紀歷史和紀錄片電影的同學都獲益良多。

(撰文:董泳昕)


第二場:城市如何文化?

1月19日,香港藝術學院院長茹國烈先生,受馬家輝老師邀請前來我系演講,講座主題為「城市如何文化?」。茹老師首先對「文化」進行了概念講解,將其分為「BEAM」:
Belief and Value 信念和價值觀(種族/宗教/教育)
Everyday Lifestyle 日常生活風格(衣食住行/工作/娛樂/溝通)
Arts and Creation 藝術和創造(創意活動和產物)
Memories and Tradition 記憶和傳統(物質與非物質遺產)

但文化又並非獨立的B、E、A、M。茹老師解釋稱,文化不是靜止的,文化在社會裡不停地生長、混合、發酵和積累,輸入和輸出。而城市文化的發展,則在於城市提供文化的環境:地理、經濟、社會政治、科技,以及自然環境。在這基礎上,茹老師進一步提出城市文化指標化。如屬於「M」的「文化保育」,即可以博物館數目來粗略判定。茹老師以香港舉例,得出結論:油尖旺是香港文化最蓬勃的地區。馬老師講:「因為有西九龍嘛!」受到兩位老師的啟發,同學們踴躍提問,茹老師與馬老師以對談方式一一解答,講座圓滿結束。

(撰文:郭子嘉)


第三場:青年藝術家的畫像:關於《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

是次講座,《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一書的作者——香港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黃心村教授分享了自己重探張愛玲在香港的文學及歷史足跡,以及撰寫該本著作的心路歷程。在講座中,黃心村教授分享了該書的部分内容。她將佛朗士(Norman H. France)、許地山及斯黛拉·本森(Stella Benson)與張愛玲之間存在的聯繫明晰,也在張愛玲書寫香港的文字中找到「中等趣味」(middlebrow)文學的痕跡及歷史留下的時代烙印。談及張愛玲在外流離的經歷與其文字之間的關聯,黃心村教授更是感慨道:「沒有故鄉的張愛玲擁有自己的文學世界。」

在隨後的問答環節,黃心村教授在回答數位同學的提問中道出自己撰寫此書的初衷。她認為香港對於張愛玲來説,是其文學生涯的起點,但同時張愛玲的文學成就遠不止於此,而是在香港為其構建的框架下走向世界文學的層次。最後,本系系主任程美寶教授對此次講座内容進行簡短的總結,也提出自身的看法,進而引發同學們關於史料如何進行探索及選擇的思考。

(撰文:戴琳)


第四場:香港藝術館新貌與新思維

是次講座,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博士從歷史上的香港藝術館緣起講起,並介紹它是如何一步步緊跟時代的潮流。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改裝的摩登外梯到本世紀的「塗鴉」外牆,老藝術館的建築體式逐漸無法滿足新時代博物館對展覽空間的需求,從而促成了2019年底香港藝術館的新貌。新貌下必需新思維,莫館長用「不是時裝店」、「浮華‧仙境——嘉靖皇帝的虛擬世界」等裝置作品和展覽節目說明了在處理展出品和視覺、空間之間的關係上,新藝術館以香港為視點看世界,大膽利用古今中外元素,打破時間和空間束縛;以藝術品為紐帶,傳遞不同藝術家的理念,表達一種種藝術的態度,拉進藝術和觀者的距離,是其作為公共文化空間的職責所在。

在Q&A環節,同學們暢所欲言,就藝術的邊界和距離、藝術與社會、藝術館的新優勢等話題和莫館長進行了互動,莫館長熱情並耐心地回答了相關問題,新思維在交流中產生,新貌與時俱進。

(撰文:潘咏)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總整研習講座系列(2022/23)